李希其:以数学特长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发表时间:2014-12-16 |浏览次数

一九九四年九月,温州市实验中学首届数学特长生实验班开始实验工作。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我回想当年的情景,心头常常不由自主地升腾起亲切、温馨而美好的感觉,那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以小白鸽翱翔蓝天为图案的圆形班徽仿佛又出现在眼前,那班委讨论通过的“团结、勤勉、求实、创新”的八字班训和学生作词、家长谱曲的班歌《我们是未来的精英》好像再次在耳畔响起••••••

首届数学特长生实验班共64人,其中男生42人,女生22人,来自全市18所小学。入学成绩语文、数学两科最高分为192分,最低分为162分;30人在全国小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获过奖,6人在鹿城区小学生数学竞赛中获过奖;其余28人为一般学生。所以这个班级是以数学有特长的学生为主体组合而成的。

根据学校“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办学方针,这个班级的教育教学实验的宗旨和目标是以数学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辐射其他学科,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

高级教师王祥麟、项凤柱老师是我校久负盛名的数学教师,他们多年潜心研究高、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并取得过卓著成绩;对于这个班级,他们采取了旨在提高学生能力的七大改革措施。

一是课堂教学认真贯彻“四原则”(知识教学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抽象与直观相结合的原则,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是实行启发点拨和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三是适当加大课外题量,为学生提供多思的机会。

四是要求学生课前粗读,课内细读,课后精读;每人备带教学质疑本,把疑惑不解的问题记录下来,及时质疑解惑。

五是每周安排两个时间(每次以30分钟为宜)让学生与教师交流,进行质疑与答疑活动。

六是选拔2530名学生参加数学夏令营,聘请校内外名师作专题讲座,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数学知识抢答和笔答竞赛活动。

七是每周为学生提供23个难度较高的题目,以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求知欲。

经过三年的实践,学生数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能比较扎实地掌握初中数学的基本思想。如郑持同学不但能发现教师教学中的问题,而且能大胆地对教材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向数学杂志投稿。他还能像模像样地给初二的学生上数学课,分析数学试卷。本班绝大多数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历次数学成绩检测均遥遥领先于兄弟班级。中考数学成绩在100分以上的有38人。

数学学科学习的优势,学生思维的敏捷,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以学生的数学特长为推动力,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加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做到数学开路,各科齐头并进。

语文课也要求学生课前粗读,课内细读,课后精读。平时注意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坚持写日记练笔;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根据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分析问题和书面表达能力;创办由学生自行编印的《野草》班刊,有成效地提高了学生语文能力。杨希希同学五次在《文苑报》上发表习作,叶安娜、卢晓声、徐征力、潘夏蕙四位同学参加全市禁毒征文比赛全部获奖,体现了知识教学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中考语文成绩100分以上的有21人。

英语老师朱纯是位青年教师,她根据新教材的特点,非常注重听说训练,让学生在语英环境、英语实践中学习英语。学生模仿能力强,常常表演得惟妙惟肖,让抽象与直观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得淋漓尽致。她还在课外搞一些英语竞赛,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的小品表演比赛和演讲比赛等。三年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即使笔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能用英语会话。中考英语,倪晓洁同学得了满分,90分以上的共有58人。            

数学特长也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学习,本班在省市自然科学竞赛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九九六年四月首届浙江省初中学生自然科学竞赛,温州地区仅有3人前往杭州复赛,本班木霄易、邵驰就是其中2人,而且都获得了省二等奖。孟昊辉等3人获市二等奖,陈潇等6人获市三等奖。木霄易、林乐同学撰写的以“环境保护和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为内容的科技小论文分别获得全市中学生论文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班级活动,也充分施行学生与教师交流,经常进行质疑与答疑活动这一做法。绝大部分活动措施都是在班主任的实行启发点拨和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指导下组织学生自行策划、实施。为了提高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全班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沈佳茹同学设计班徽,高强同学创作班歌《我们是未来的精英》歌词,学生家长温州幼师陈珊珊老师谱曲录音进行教唱。学校的各类竞赛活动,本班干部也都能积极发动、组织同学们参加。体育竞赛活动,初一时,本班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中年级段团体总分排名第四,体育节总分排名第二,到初二时两项均跃居第一名,而且一直保持到初三毕业。

一九九七年六月,温州市中考成绩揭晓。数学特长实验班上省重点中学分数线的共有40人,29人上温州中学分数线,11人上温州二中分数线,金钤脱颖而出,以581分的成绩摘取温州市中考第一名的桂冠。吴嘉佳获得第六名,陈潇第九名,木霄易、孟昊辉同列第十四名,潘夏蕙获得第二十名,其余24人中500分以上的还有19人。

木霄易、陈越同学分别被评为温州市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共青团员,沈佳茹同学获得温州市青少年钢琴大奖赛初中组二等奖。

温州晚报626日第六版以“数学特长班里出“状元”为题进行了报道;温州电视台记者也分别采访了金钤同学及其父母、校长陈如杰和班主任,温州人民广播电台于72日“家教热线”栏目直播主持人与金钤父子座谈的实况。

至此,这个班级预定的全部实验工作完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当时社会舆论的普遍认可。

李希其,本校退休语文高级教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