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实验中学的前身为永嘉县私立建华初级中学。创办伊始,颇为艰难。
1940年2月,为收留沪、杭、甬等沦陷区流亡温州的学生,国民党永嘉县党部社会服务处在永宁巷底天宁寺内创建“永嘉县建国战时初中补习学校”。成立董事会,县党部书记长叶蕴辉任董事长兼校长。
1943年冬,因管理不善,学校秩序混乱,被原浙江省教育厅厅长许绍棣勒令停办,而由陈纪方先生接管整顿,并脱离国民党县党部社会服务处,改办为私立中学,确定校名:永嘉县私立建华初级中学。择址道后原蚕桑学校与关帝庙,即现温州市实验中学广场校区的西区。
陈纪方先生接手视事后即制定了全面的管理规章,确立了严谨务实的办学理念基础。重组校董事会,调整了办学机构。
按省厅规定:私立中学必须筹足学田500亩,方可立案。董事会开始向各方劝募学田。同时为解决办学经费的困难,陈纪方先生还在第一次校务会议上提出节省开支的措施,决定停止每学期的教员宴会和全年的膳余分配,此举颇有收效。终于,破旧的校舍得到修缮,后又建成九间平房作为教室,校容大为改观。
1944年5月,校董事会向永嘉县政府呈报并转省教育厅“关于永嘉县私立建华初级中学董事会要求准予立案并刊发校董会钤记”的呈文。呈文写明校长陈纪方,董事长叶蕴辉,校董会事务所地址为“永嘉城内道后”。开列学校资产:教室十一所,课桌坐椅八百副,图书仪器、运动器械、校具若干。资金收入,共十三万元。
1944年6月23日,获浙江省教育厅指令,永嘉县私立建华初级中学获准创办。
教师为学校之本。办学之初,陈纪方先生就延请当时温州较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及优秀青年任教、任职。如著名书法家曾耕西曾任国文教师;解放后曾任浙江中医学院副院长、浙江中医研究所所长的医学家潘澄濂曾任生理卫生教师兼校医;著名剧作家夏野士曾任地理教师,夏野士于“七、七芦沟桥事变”后的翌日即写出的剧本《保卫芦沟桥》,在当时造成很大影响,他创作的《复仇》等多部剧本曾刊于当时的《大公报》等报刊上。后又聘任法国里昂中法大学文学博士、师大教授、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沈炼之任国文教师。
特别是抗战胜利后的几年间国民党倒行逆施,物价飞涨,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当时教师薪酬以学米支付,校长陈纪方为最高,每月也仅大米180斤,其余人员以5斤、10斤递减,一些骨干教师每周任课达20课时,如黄幻中等,而每月薪酬仅为学米160斤。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全体教师仍是十分敬业,毫不计较待遇。由此校风学风大为改进。
建校伊始,尽管事变迭起,条件简陋,但广大建华学生始终能刻苦认真的读书学习。
1944年下半年开学伊始,日寇南下,永嘉县城区第三次沦陷,建华学生分两部分疏散:一部分在教师带领下先南撤到瑞安仙岩寺上课,后因日寇南窜瑞安,学生又南迁到瑞安南乡,再南迁到郑楼温师校舍上课;另一部分学生北撤到西溪瓯渠,以吴氏宗祠作临时校舍。办学条件极为简陋:教师只能自刻蜡纸新编讲义,学生只能用土纸摘录笔记,教室晚自修只能用菜油灯照明。即使如此艰难,但经校长陈纪方两地奔走协调,教师教学认真,学生学习努力,学校在当地声誉很好。
面对国难当头,建华学生始终关心国家、关注社会,热情地投身于时代热潮。
疏散期间,建华学生在农村积极宣传抗战,教唱抗战歌曲,刷写抗战标语,使偏僻山区充满抗战气氛。永嘉县永临区举行以宣传抗日救国为主题的普通话讲演比赛,建华中学代表吴祖熙荣获亚军。建华教师和高班学生在瓯渠“吴氏大宗祠”的临时校舍戏台上演出了“活报剧”和话剧,宣传抗日救国,以纪念“七七抗战”。群众观看者甚多,颇有宣传效果。
特别是当时永嘉县长、大贪官吕律欲住永嘉瓯渠被建华师生驱走而狼狈逃窜一事更被传作美谈。当时城区沦陷,永嘉县政府迁于永嘉枫林镇。12月,臭名昭著人称“刮去温州三尺地皮”的永嘉县长吕律被免职,因怕百姓找他算账,逃到瓯渠,住在吴祖熙等学生寄宿的房东吴景尹家。建华学生得知,立刻组织起来,刷出标语,拟找吕律算账,吕律只住了一夜即狼狈逃窜。
1945年抗战胜利,学校回迁。师生在欢欣鼓舞之余,回视校舍却是惨遭破坏,满目疮夷。但建华中学师生通过多方努力,向社会各界筹款兴建学生宿舍、学校礼堂,修复校门、传达室、教务处、体育处、校长室,终使学校面貌大为改观。
期间,“建华剧团”曾公演《夜半歌声》,以门票向社会各界募得一笔帮助建造大礼堂的资金。《夜半歌声》的演出,更使建华中学声誉大震。私立建华中学在市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最终得以确立。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时值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百业凋敝,各私立中学大多因学生少、质量差被当时温州军管会主任提议停办,他建议各私立中学学生“可自愿转入瓯海中学、建华中学”。当时,省教育厅为了克服学校学生的经济困难,提倡“半工半读、自力更生”,建华中学也组织学生成立“工艺组”、“农牧组”、“小贩组”,并在校园内开垦园地种菜。当时《浙南日报》以通栏大标题《私立建华中学学生一面读书一面生产》报道了建华中学开展勤工俭学的情况。时校长陈纪方辞职,由朱正接任校长。
温州和平解放后,建华学生积极参与“庆祝浙南全面解放”的学界联欢会。不少学生主动要求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以参军参政报效新中国。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学校召开“控诉美帝罪行大会”,
又掀起一轮报名参加军事干校的热潮。1954年建华中学有戴永喜等24位毕业生奔赴国防前线。其中,沈宝瑜、郑西宁二人后来成为空军飞行大队长,陈志尧成为中校团长。戴永喜在1956年参加北京天安门的国庆阅兵典礼。五十年代,各种政治运动、学习活动浪潮不断,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始终高涨,每每成为温州教育界的报道热点。
至五十年代末,建华中学的教学始终保持较高的质量,学生毕业后纷纷升入高一级学校,成为社会栋梁之材。如戚雅各、杨树标等成为专家名教授;吴祖熙、孙成堪等先后担任温州市领导;还有的如周瑞金曾担任人民日报副总编、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社长、解放日报党委书记等职务。
1952年朱正调往温州七中,何高郎任建华中学校长。
1956年,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委员会命令(温教56字0360号),决定接收建华私立中学为公办中学,改名为“浙江省温州第二初级中学”。校长何高郎,副校长施巨龙。从此,学校改变了十二年来靠筹款、收取学费维持教学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