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16)
发表时间:2021-05-14 |浏览次数

佳片有约(第17期)丨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宇宙

 

光与影的艺术,

梦与生活的邂逅。

让我们与佳片相约,

凝视美丽的世界,将沉睡的记忆唤醒。

本期佳片有约由八(5)、八(6)溢远联盟班的同学给大家带来两部关于青年节的电影。时光荏苒,五四运动已过百年,时代的变迁日新月异,不变的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明媚五月,生机盎然,让我们趁着假期的空闲,在电影中感受不同时代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和青春热血吧!


01• 无问西东

 

国别:中国

导演: 李芳芳

编剧: 李芳芳

主演: 章子怡 / 黄晓明 / 张震 / 王力宏 / 陈楚生 /  ...

类型: 剧情 / 爱情 / 战争

片长: 138分钟

推  荐  语

八(6)班 王映然

 

这部电影有太多令人泪目也值得泪目的地方,这部电影有太多令人沉思也值得沉思的语段。

王敏佳本可以对老师的生活境遇置若罔闻,也就不会落得一个被批斗最终毁容的下场;李想本可以不把全部食物留给张果果的父母,也就未必会落得一个葬身雪地的下场;沈光耀本可以回到他富裕的家庭,甚至或许可以出国躲避战乱,也就不会落得与军舰同归于尽的下场;张果果本可以从此消失于四胞胎的世界,也就不会花出去那么多钱为这家人安置。但吴岭澜的一句“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以及空军教官的一句“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让沈光耀下定决心,不顾母亲的严辞反对,毅然加入空军;沈光耀执行任务期间,不忘曾死在炮火中的男孩,于是总绕道去给贫穷的孤儿们投喂食物;沈光耀投喂的食物,救了差点饿死的孤儿陈鹏;陈鹏不顾文革前那个风声鹤唳年代的规矩,毅然救起血泊中的王敏佳;王敏佳为了不连累李想,说信是自己一个人写的;李想心怀愧疚去支边,最终救了张果果的父母,付出了生命;张果果最终没有出卖David,也安置了四胞胎一家。“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了自己的珍贵。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这是电影结束时张果果的最后一段独白。四代人,共同推进了时代的进程。他们用不同的时代语言和行为,诠释和演绎了“真实”。而始终贯穿其中的,便是这一脉相承的“不问世俗,无问西东”的内在精神。影片最后,逐一介绍了一些电影中一晃而过的人,这些名字,大部分都耳熟能详:梅贻琦、梁思成、林徽因、梁启超、王国维、徐志摩、孙立人、冯友兰、钱穆、蒋梦麟、杨政宁、马约翰、钱钟书、沈从文、朱自清、陈省身、华罗庚、穆旦、闻一多、陈寅恪、袁复礼、邓稼先、蒋南翔。他们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繁盛,这使我们看到了泰戈尔口中“送给这个世纪的礼物”。一个大学、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莫过于独立、自由的精神,以及这些精神滋养出的伟大的人。他们各自躬耕于自己的领域,抵御住世俗的狂躁,专注于跟从内心,理应值得我们肃然起敬。传承。人,在传承;心,在传承;

精神,亦在传承。

八(6)班 俞嘉涵

 

“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                      ——题记

电影自然有好的地方。《无问西东》好就好在这部电影能够很好地引起我们的共鸣。当我们踏上自己选择的征途上时,陪伴我们的从来不是孤独和荒凉,而是无问西东的信仰。题记是校长梅贻琦说的一句话。我认为很有道理。吴岭澜因好学生都选实科而放弃了自己擅长的文科;沈光耀当飞行员的理想遭父母反对,张果果在四胞胎计划破产后犹豫是否要资助他们。一切一切的犹豫和纠结,好在,他们在跌宕起伏中能够听清自己内心的声音。在青春的后程找到了真实,交出了问心无愧的人生问卷。“永远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真实。”其中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天下大雨,雨季打着铁皮屋顶,淹没了老师的教学声,于是老师在黑板上写着“静坐听雨”四个字。静坐容易听雨难,雨声大同小异,而心声却千姿百态,听雨实则听心,是否可以做出心之所向的选择,走好选择的路,是否真正有了自己,活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是否能不忘初心,这一切都需要爱你所爱,行你本真,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长路漫漫,一生崎岖,一生坎坷,谁都阻止不了从天而降的苦难。但是人生之旅仅此一次,大家皆是旅客,皆是过路人。所以为何不抓着这唯一一次的机会去做自己想做,展露自己的真实,让自己不枉此生?他们都歌颂玫瑰香,我偏开出仙人掌。

 

八(6)班 孙涵

 

这是一部场景比较混乱的电影,这之中一共有五个不同时代的人物,分别是吴岭澜、沈光耀、陈鹏、李想和张果果。这些人虽然时代不同,但是个个之间都有关联,人人都面临着自己的烦恼。吴岭澜一度因为困惑与学业的抉择,听了泰戈尔“对自己真诚”主题的演讲,了解到什么是真实,以此教导了沈光耀,让他有了勇气当上了兵。在一片荒芜的村庄,沈光耀多次开飞机给孤儿送食物,陈鹏因着这些食物在这荒芜的村庄中得以存活,陈鹏以王敏佳假死事件来提醒李想要珍惜眼前的每个人,这也让他到边疆后为救下张果果的父母而牺牲,张果果为了一个有四胞胎的家庭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吴岭澜听到“真正的真实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这一番话时,命运开始改变;当沈光耀真正了解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特别是同情时,他也不知道拯救了多少生命;当陈鹏向理想说出“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他不会知道李想去了支边后因为这件事,这句话而拯救了张果果的父母;如今,此话又传到了张果果的耳中,他不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为了从内心发出的爱,救下了一个家庭。我们青年要向他们学习,不管是为了祖国,还是眼前的任何一个人,我们要不畏自己的利益,不畏自己道路上的拦阻,以自己最真实想法和正义之心,让自己成为光芒,不仅为了照亮自己的路,也来照亮他人,把光和爱永远传递下去,无问西东!

 

02  钱学森

国别:中国

导演: 张建亚

编剧: 陈怀国 / 陶纯 / 孙毅安

主演: 陈坤 / 张雨绮 / 林永健 / 尤勇智 / 张铁林 ...

类型: 传记

片长: 98分钟

 

推  荐  语

八(5)班 滕景雯

 

电影记录了人们所熟知的钱学森先生自结婚前一直到98岁的人生——将被誉为“人民科学家”的他的事迹与背后那些曾不为人知的故事,以电影的形式,展现给了更多的人。让人们对于他的了解,不仅仅是停留在他曾获得“两弹一星”这一奖章。年轻时,他是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的教授。是他在美国的深入研究,使得高速空气动力学和喷气推进科学在美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造出了美国首架喷气式飞机。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强烈要求要回国,以自己现有的知识为祖国的建设献出力量,却因此受到美国对于他的阻挠:剥夺他在美国居住权,同时撤销了他的海、陆、空军安全许可证......但即使阻挠再大,仍是阻挡不了他的赤子之心。在五年的挣扎之后,他终于成功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积极参与了我国火箭事业的工作,培养了不少相关工作的人才,在领导我国导弹、运载火箭与航天器的研究工作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少的伟大工程都与他脱不了干系。他将自己的回国后的所有时间投入在科研之中,真正以自己的行动,将自己的那颗爱国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科学家”这一称号,

在他身上也拥有了更好的诠释。

 

八(5)班 梅寒俊

 

钱学森想必是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名字,他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奖状获得者,而他也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

电影《钱学森》讲述了从他归国受阻开始,再到他历尽千辛回到祖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两弹一星伟大事业中的感人故事。在他留美时期,他是唯一一位参加曼哈顿计划的中国人,当他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他迫不及待地准备回国,但是美国人认为他是一个危险人物,因为他的回国就意味着中国的核武器将进步数十年。美国首先给他高额薪水与学位的诱惑,但他还是选择回国,于是他被安上莫须有的间谍罪。而中国方面周恩来、毛主席两人以十一个飞行员战俘与钱学森交换。最后钱学森回到了祖国,11年后两弹结合试验成功,25年后,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影片中有两处鲜明的对比:回国前,钱学森一家人生活过得十分优越,设备一流的实验室,漂亮的别墅,汽车,回国后的钱学森,穿着朴素与普通工作人员毫无二致,他住的房子简单窄小,和美国的生活环境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什么是爱国主义?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钱学森,他完美的诠释了爱国两个字的深刻含义,他不贪图名利财富,为了祖国不惜舍弃他的一切,这才是真正的赤子之心。

 

八(5)班 孙一诺

“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行,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种苹果。”那个晚上,钱学森和他的夫人蒋英与友人一起听着《我的祖国》第二乐章,炉中的火闪着橙的光,与外面幽青的蓝形成了对比,爱国之心与决心便盛开了。钱学森决心返回中国,但受到美国政府阻挠,“如果他让中国的军事力量与美国相提并论,那就全完了”。最后,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协助下,中国方面以释放十一名美国飞行员战俘的条件,并亮出钱学森来信,要求协助回国这一凭证,美国当局最终不得不同意放行钱学森。1955年10月8日,便成了历史性重要的一刻。“我一定要中国人拥有自己的原子弹和导弹,哪怕它的存在,带来质疑和争论,但是我认为,这是对抗侵略的准备。”回国后,钱学森潜心参与研发中国人自己的原子弹与核导弹,后来又将两弹结合,为中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做出伟大贡献。在面临弹体凹陷而将要发射时,他做了继续添加燃料的赌注;在东风二号第一次试飞因故障掉下时,他领导专家做进一步的故障分析......看着重改的东

风二号,他暗暗生笑。“杜布里奇先生,这就是我种的苹果。”

 指导丨陈默然

排版丨金子伟

审核丨师延峰

温州市实验中学语文组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